01 学院简介
上饶师范学院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成立于2023年,是由上饶师范学院、信州区人民政府和江西移动上饶分公司三方共建共治共享,集专业教学、科技研发、企业服务、创新创业、成果转移转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。目前开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、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个全日制本科专业,现有在读本科生1011人。
图1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历史沿革
学院以“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,构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”为核心目标,坚持“产业、学科、专业”“专业教育、双创教育、思政教育”三位一体,建设政校企多方“互补、互利、互动、互赢”的特色现代产业学院。
图2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建设目标
学院重视师资队伍建设,现有一支充满活力的教职工队伍,共有专任教师40人,其中教授7人,副教授6人,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2人。教师中有江西省井冈特聘教授1人,江西省青年科学家1人,江西省高层次人才2人,江西省“双千计划人才工程”1人,浙江省“新世纪151人才工程”1人,教育部首批全国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1人,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1人,1 名教师入选 2023 年“全球前 2%顶尖科学家榜单”。学院聘请企业导师60余人,其中江西高校产业教授2人,兼职教授2人。
02 综合育人,培养高素质新工科人才
多方赋能,革新人才培养模式
学院持续探索学生培育与服务新模式,实施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。创建科教融汇、产教融合的运行制度,定位“新工科”人才培养,充分调动校内外广泛的相关资源进行协同育人,打造数字化教育平台、工程化实践平台、项目化双创平台“三个平台”,建设校企课程团队、学生项目团队、师生科研团队“三个团队”,实现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相结合、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相结合、教师科研与学生双创相结合“三结合”,师生融入企业、企业融入教学、实践融入课程、校园融入园区“四融入”,社会责任提升、工程素养提升、专业能力提升、管理与沟通能力提升、持续发展能力提升“五提升”。
图3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
通过设立“产业教授”岗、柔性引进企业高级工程师为兼职教授、聘请企业导师等措施,吸引企业工程师进校参与人才培养,鼓励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专家双向流动,加大校企前沿技术培训、项目实战演练、工程实践培训、科技特派等活动的交流,形成“专业共建、课程共担、教材共编、师资共训”的“四共”机制。
图4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教师队伍建设
强化工程教育理念,构建校企融合的专业建设体系
学院以“完善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机制,构建一流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”为核心目标,创建基于OBE教学理念的“六环节”专业建设体系,不断优化课程体系,动态调整专业教学课程内容。结合CDIO 工程教育理念,基于项目案例,推进探究式、讨论式课堂教学模式改革。采用校企共评模式,建立“三闭环”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,通过合作企业评价和毕业生反馈,持续优化培养方案。
图5 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专业建设体系
校政企协同,探索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新模式
学院以“科教融合、产教融合、理实融合”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,不断丰富专业教育的内涵。与上饶移动合作,定期举办数字技术应用论坛;与上饶市大数据发展管理局、上饶市数字技术应用协会合作,定期开设“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训练营”;携手华为云、青软集团共同举办“Harmony OS训练营”;结合学科竞赛,联合企业开展嵌入式、智能驾驶、大数据应用等各类实训营。通过这些活动,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,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,开拓学生的职业发展道路。同时,建立优良的校企合作生态,为区域数字产业发展培养输送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。
图6 形式多样的实践创新活动
学院秉持“将学院建在产业里,将产业融入学院中”的理念,探索校园、产业园、创业园“三园”融合的学生实训实习新模式。校企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,以企业项目为载体,引导师生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,实现“训、创、用”有机融合。
校内实验实训基地:应用光学技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、江西省5G+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、江西省电动汽车部件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5G移动通信实验室、XR虚拟现实实验室、智能驾驶实训室、大数据/VR实训室等。
图7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
企业实习实训基地:联合上饶移动、江西智成飞桨、问天量子、凤凰光学、江西云牛科技等 20余家企业,共建实习实训基地。
图8 部分代表企业实习实训基地
03 锐意进取,形成高水平教学科研成果
应用型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
学院聚焦江西省“1269”行动计划,依托“应用光学技术江西省重点实验室”“江西省5G+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”“江西省电动汽车部件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等省级创新平台,联合行业领军型企业,共同打造校企融合产学研平台,促进数字技术应用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。近年来,学院教师获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,省级以上科研项目25项,校企横向课题57项(合同总金额2905.2万元),发表期刊论文38篇,发明专利9项,实用新型专利11项。
图9 学院产学研合作情况
教师教育教学成果取得新进展
近年来,学院教师主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,省级教改课题4项,出版教材3部、专著1部。
图10 学院教师获得的部分教学成果
图11 学院教师出版的系列教材和专著
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取得新成效
以赛促教,引领学生专业学习和个性发展。学院出台《上饶师范学院数字技术应用产业学院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》,成立学院学生竞赛管理工作组,积极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、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“新工科”人才。截至2024年8月,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总共165项,其中国家级奖项17项,获奖学生人次218人次、人数160人,占学生总数比例分别约为22%和16%。其中 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C/C++程序设计大学B组三等奖二项,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全国总决赛Java软件开发大学B组优秀奖一项。
图12 2023年以来学生参加比赛获奖部分证书
04 学院未来发展
学院将围绕《上饶师范学院关于高水平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建设方案》和《上饶师范学院师新工科建设三年(2023-2025)行动计划》等文件精神要求,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以应用型工科人才培养为中心,不断优化师资队伍,打造省级高水平教学科研平台。着力建设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,申报人工智能新专业。全力实施以应用型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战略,聚焦地方数字经济服务,强化新工科人才培养,坚持“学院建在产业里,产业融入学院中”的办学理念,努力将学院建成特色鲜明、管理规范、省内一流的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。